中国改革十一论
 
发布时间: 2013-02-19 浏览次数: 520

        2013年已经启程, 这可能是中国进入新世纪以来蕴含重大机遇的一年。

  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选在去年的最后一天进行,会议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学习的主题,足见中央对改革的重视,对2013年的一种昭示。

  经过十八大,当“要不要改”在认识层面的疑惑逐渐消散,“为谁改革”的追问再度强劲,“怎么改革”的考验随之而来,“改革什么”的选择迫在眉睫。我们需要一个新的认识体系。

  在纪念改革开放35周年之际,我们重温光荣与辉煌,也留下追问和思考:如何将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确立认识体系

  十八大对中国的走向给出了明确的回答。经济改革的中心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目的是“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政治改革则是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这意味着,全面深化改革已经提到执政党的议事日程。

  从十八大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乃至各部门的会议,都在叫响一个词,叫做改革的顶层设计。要构筑这样的系统,不能采用边设计、边施工的办法,也不能由各个部门各自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施工和设计,然后将它们拼凑成一个体系,因为这样的体系是无法协调运作的。显然,要做这样的设计,先要确立一个认识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和新一届党中央领导在两个多月间,多次亮出自己的观点,习近平在集体学习时总结中国改革提出的五点意见是:

  第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

  第二,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

  第三,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

  第四,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必须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

  第五,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

  这五点意见,第一点强调的是改革的性质与方向问题,第二点强调的是改革的方法与路径问题,第三点强调的是改革的设计和实施问题,第四点强调的是改革的前提问题,第五点强调的是改革的宗旨和动力问题。这些意见和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的一系列讲话精神共同组成了中国改革经验的认识体系,今后继续推进改革,必须在这样一套经验的指导下进行。
 

        改革十一论

  改革性质论。中国的改革究竟如何定位、如何把握,基于此前的改革实践,中国的改革,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革命”,但它又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中国的改革,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变法”,但又有某些类似于“变法”的特征,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习近平同志既强调了“一场深刻的革命”,又强调了“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改革方向论。方向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点不能有动摇。既要打破旧的制度框架,释放活力,又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本质属性,不能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向,改革是在13.4亿的人口大国进行,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一旦方向偏离,将会带来巨大的社会成本,前苏联的教训值得记取。

  改革创新论。中国的改革前无古人。从绝对角度说,每个国家都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独特的历史和国情,因此,每个国家的发展道路都是独特的,和其他国家不同的。但显然,指中国改革前无古人并非是在这个维度上,它讲的是,人类已有的改革和发展经验,无法简单套用在中国身上,用来指导中国的改革大业。因为中国这个国家太大太复杂太特殊,改革的推进及所要实现的目标又太过艰难,用其它任一国家的经验来对应和规范中国的改革实践,都不准确。既如此,需要我们从自身的历史进程去总结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坚持创新,以超凡的改革勇气打破各种既得利益格局,厘清权力边界,完善各项现代国家管理与治理制度体系。

  改革重点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制定重点领域改革的思想。深化改革,必须要继续理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这便是重点领域。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系的本质是财权和事权的划分,进一步说就是要使财权和事权相匹配,只有这样,地方政府才能有与中央政府相同的目标。从中国的情况来看,中央政府集中的财权越来越大,而地方政府承担的事权越来越多,矛盾自然产生。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化政府体制改革,理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发挥两个积极性。

  改革设计论。要基层摸索,也要顶层设计。改革要改得准、走得好,必须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的辩证统一。基层探索可以大胆,顶层设计必须谨慎。

  今天的改革,与早期改革,无论形势和任务都发生很大变化。如果说,早期改革,每一步推进的目标较单一,相互之间联系不是很密切的话,现在由于利益的积累与坚硬,不同改革之间盘根错节,阻力重重。推进一项改革,往往涉及多方的利益调整;化解一种矛盾,很可能要触及许多其他矛盾。这就是深水区改革的特点,各方都得益的“帕累托改进”空间越来越小。从而,过去那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单兵突进”式的改革方式,适应不了今天的社会形势,也无法应对新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在继续摸着石头过河、摸清规律的同时,需要通过明确、统一、科学的顶层设计来集聚人心,推动重大改革进程。因此,它必须是一个系统、全面、相互配合的改革,做到整体推进,重点突破。

  改革协调论。改革必须协调推进。目前的改革,大体可分为几类:一类是围绕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推进的,一类是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推进的,还有一类是围绕社会公平公正、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推进的,当然还有围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必须推进的改革等等。一些改革是单项的,可以相对独立地推出,还有一些改革则牵涉众多重大利益关系的调整,必须统筹规划。如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这不仅是劳动工资制度改革,不能仅着眼于提高最低工资、限制垄断部门工资,更重要的是初次分配过程中如何提高效率,进一步改革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以及打破垄断、鼓励竞争等方面的改革;在再分配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加大税收调节力度,建立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等问题。这些改革不仅可以维护社会公正,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而且也是转方式、扩内需的重大举措,这就需要设计成中央直接领导、多部门共同负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大配套方案。

  改革宗旨论。群众利益,是改革发展稳定的结合点。改革是最大红利,但如果“红利”难以体现在百姓切身利益上,就会丧失动力。发展是硬道理,但如果发展损害了群众权利,“硬发展”就没道理。

  改革动力论。改革需要更广泛群众基础。小微企业的困境,民间金融的困局,说明改革实践遇到了新问题。改什么、怎么改、改到什么程度,要听一听群众的呼声,看一看群众的诉求,别让群众的创造热情撞到“玻璃门”、碰到“天花板”。

  改革从来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大凡成功的制度创新,基本是由基层群众在实践中创造摸索出来的,上层不过是将群众创造的方法经验加工总结,变成制度或法律,在全国推行而已。指出群众创造的重要,也是为了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为深化改革开放夯实群众基础。
 

        改革前提论。总书记虽然表示稳定是改革的前提,但没有提稳定压倒一切,而且指出,只有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社会稳定才能具有坚实基础。这实际是说,没有改革,稳定也不可能。

  改革标准论。改革的标准是什么?是群众的拥护与支持。无论是哪个层次、哪个领域的改革,都需想一想:这些改革措施,是不是保障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是不是体现了公平正义的价值?是不是推动了社会进步?

  改革过程论。强调改革“只有进行时”,就是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破解当下现实难题,为中国将来发展蓄势;强调改革“没有完成时”,就是要看到改革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既不盲目追求“毕其功于一役”,又能够“小步走、快步走、不停步”,最后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致千里。

  认识要与时俱进

  显然深化改革,一是靠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勇气、决心;二是要建立一个统筹体制改革的高层次、有权威的改革协调机制和工作机构;三是要加强改革综合配套的设计决策工作,更加重视改革具体路径的选择。

  设立中央改革协调小组。第一,建立由中央主要领导直接牵头的改革协调小组,统筹决策,协调重大改革;第二,在中央改革协调小组的直接领导下,设立精干的改革协调机构,以加强改革的规划、协调和指导;第三,在改革协调机构设置专家咨询委员会,建立常态化的工作机制,组建完整的专家咨询网络体系,为改革决策提供独立、客观、专业的政策建议。

  改革未有穷期,认识也就未有穷期。在世界的维度上,改革开放是经济全球化中国家命运的转折。近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发生了三轮经济全球化,与此相联系,中国的命运也出现了三次大转折。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第一轮经济全球化展开,中国被打入谷底,成为资本殖民主义的最大受害者。20世纪上半叶,两次世界大战使第二轮经济全球化断裂,中国抓住时机,获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起,世界步入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新科技革命和第三轮经济全球化浪潮浩浩荡荡,中国乘势转身,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中国人民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35年前,面对困境,中国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以万众一心的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的壮丽史诗,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5年后的今天,时代需要我们继续吹响改革开放的号角,以更大的毅力和勇气,创立更加科学的认识体系,为中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复兴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13亿中国人民不懈奋斗,以无数个体为单位的生命旅程,汇聚成一个国家改革的鸿篇巨制,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境界。

  在行将召开的2013年两会上,人们期望能听到关于这条改革道路的更多阐释。